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停车位数为汽车数的80%,其他城市这一比率不足50%。另一方面,截至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0亿辆,其中汽车2.97亿辆,汽车驾驶人4.39亿人。停车难影响着将近3亿车主的出行生活,已成为智慧城市治理的一大痛点。
对此,除了新增停车位外,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盘活停车位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智能化的投入,提高停车场管理水平,优化停车位使用效率,无论从政府角度出发还是从民生角度出发,智慧停车的市场都具有广大的前景,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利好政策出台,智慧停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具体而言,政府层面目前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支持、推动智慧停车的发展。例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在智能化停车建设方面,大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引导车位自动查询、电子自动收费通行等新型管理形态的发展,提高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
高价值数据池,智慧停车成“香饽饽”
智慧停车这一香饽饽,一直以来令各路巨头垂涎已久(互联网企业切入智慧停车业务的模式多是基于智能硬件或大数据)。早在2016年,万达就豪掷15.5亿元人民币投资ETCP。蚂蚁金服随后与ETCP达成合作,先后多次在智慧停车领域布局,2016年之后便在上海虹桥机场设立试点停车场。
智慧停车行业的支付入口和大数据价值毋庸置疑,这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据池”。更是决定未来能否抢占智慧城市高地的关键之举。因此,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后的流量入口,智慧停车无意吸引着各路资本积极入局。
智慧停车已成城市停车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目前,大力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重心。智慧停车以其独有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节约管理成本与设备成本的成本优势等,有效提高了城市静态交通活力与城市停车资源利用率,为城市高效赋能,助力城市建起智慧出行的真正闭环,并成为未来停车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