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郑州今迈衡器有限公司
9月21日,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徐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涵盖管理机制、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管理执法、应急救援等六大方面,分为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指导思想与目标、规划任务、保障措施、远期目标和重点实施计划。现将此规划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今迈集团|
01规划任务
加强重点人群、车辆安全管理
推进驾驶资格培训和驾驶技能提升。结合驾驶人不同阶段的驾驶行为特征和受众特点,日常性、周期性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深化驾驶人再教育,对驾驶人实行全生命周期教育。针对重点车辆驾驶员推行重点车辆专业化驾驶培训,将先进的驾驶理念和驾驶技能纳入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守法文明驾驶意识培养,提升重点车辆驾驶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引导建立大型客货车、危险品运输车辆驾驶人培训基地,开展集中式教育培训。今迈集团|
加强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严格客货运企业对“两客一危”、校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运输企业“红黑榜”和联合约谈惩戒制度,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和信息公开。彻底清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隐患重点车辆,针对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重点车辆清单进行逐一排查清理,并告知相关企业使用隐患车辆的法律责任。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建议电动自行车带号牌、带保险、带头盔销售,制定超标电动自行车市场退出相关措施和计划。推动车辆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联合监督检查机制。
推动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提升。全面加强客货运企业交通安全监管,深入重点营运企业检查重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行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细致了解客运班线信息,货运车辆营运时间、线路,驾驶人员安全教育情况及交通违法行为信息,严禁不合格车辆和问题驾驶员上路行驶,全面加强路巡路检力度,强化路面管控,加大涉牌涉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员、非法营运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全力筑牢客货运车辆安全管理防线。
强化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等重点违法行为治理。严格执行“一超四罚”制度,强化治超信息共享机制,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联合惩戒;尽快印发货物装载源头治超管理办法,明确货物装载源头单位的管理部门、职责及违法装载的处罚措施;完善源头治超信息监管系统,推动“四类企业”和“四类场站”出口称重设备安装并联网运行,严禁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通行和出场出站。推动科技治超设备应用,做好科技治超设备接入公安网络相关工作。继续做好高速公路入口拒超相关工作,构建“三位一体”的超限车辆管控体系,强化货车、挂车改装监管,严厉打击“百吨王”“大吨小标”及倒卖合格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道路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体系建设。持续健全道路交通运输新业态治理体系,针对网约车、共享汽车、外卖车等新行业的交通主体明确规则,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建立健全网约车行业联合监管机制,严格按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企业、车辆和驾驶人进行管理。推动共享汽车企业平台,加强大数据应用,强化用户审核机制,过滤高风险用户。加强快递、外卖车辆源头信息化管理,强化企业及骑手备案管理、违法处罚、黑名单管控等。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升
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提升。精准提升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对建成较早的高速路段进行重点排查,结合高速交通事故数据及原因分析,更新路侧护栏、出口分流端缓冲设施,优化高速入口路段分合流区的安全设计,加强智能化管控手段和科技预警系统设置。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道交通环境安全,继续推进“一路三方”安全监管机制,重点提升穿城镇路段的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优化沿线交通组织设计,聚焦路段中由于开口过多或路权不清等导致的风险隐患。完善平面交叉口精细化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情况分类进行交安设施优化。大力提升农村道路通行安全能力,严格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保障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治理资金的投入,加大农村交安设施建设和更新,特别是在通行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优先实施;改善视距不良、视觉盲区等不利交通环境。精细化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做优做强交通组织优化办公室和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心,打造以快速路为核心的交通供给体系;在“点、线、面”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强化“一路一策”“一点一策”完善路口路段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等交通语言,优化施工路段、学校医院等交通组织管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打通城市“微循环”;科学分配道路空间,加强城市道路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系统的完善和建设。
科技赋能,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能。深化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技术应用,深化道路交通联网联控技术应用,深化新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创新。以智能化应用为驱动,不断拓宽大数据融合渠道,拓展交通管理应用场景,丰富数据算法模型,提高徐州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快速发现和响应水平,全面提升大数据反哺交管业务能力。
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管理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水平。加强交通执法中信息科技应用,推动执法变革,让数据导向实战更加鲜明,全面提高交通执法效能,依托移动警务平台、执法终端设配实现数据共享,采用先进科技信息系统实现动态布控、快速接处置,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高效利用。
提高道路交通科技执法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推进交通警务模式创新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再造道路交通警务流程;依托全市“雪亮工程”的持续建设,进一步扩大整合道路交通管理力量监控信息资源,不断扩大社会监控共享覆盖面;探索建立交通“云执法”机制,加快新一代道路交通移动警务应用融合,依托移动警务平台和终端设备,构建数据共享系统,增强铁骑车载装备,实现移动缉查布控、违法抓拍,现场连线;进行交通管理智能设施更新升级,增强电子警察、卡口车辆特征识别功能,在重点区域内实现电子警察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抓拍,提升执法效能。今迈集团|
02打造交通科学技术提升与应用工程
进一步加快徐州市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建设
依托徐州市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实现管理职能整合、数据资源整合、硬件资源整合、业务流程整合以及标准与安全体系整合。建设数据中心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通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大屏展示系统、日常值守系统、应急处置系统、数据归档系统、配置管理系统等系统,构建集“行业监测预警”“应急协同指挥”“关联决策分析”“信息发布服务”“交通综合管理”于一体的徐州市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移动应用平台建设
建立包括移动应用基础支撑、移动应用数据资源等交通运输行业移动应用平台,为徐州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供移动办公基础支撑。依托该平台实现线上执法、现场执法、源头检查等执法功能,促进徐州运政管理模式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
依托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项目,开展智慧公路试点示范,打造“全息感知网、智慧公路脑、出行服务站、安全运输带、高效管控域、支撑保障源”六大主题方向以及通信供电“一张网路”,建设智慧快速通道,基于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倾斜摄影等先进技术,建设包含车路协同、车辆汇流预警、全线三维建模、事件自动检测及预警、大数据养护分析等若干典型场景,实现公路安全提升、效率提升和服务提升。
优化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与运维平台建设
试点建设基于BIM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平台,强化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编制“徐州市城市道路工程BIM技术应用标准”。
开展徐州市智慧公交示范工程建设
全面更新一体机设备,升级智能调度平台,应用智能调度系统,达到系统统一;提高车辆GPS/北斗、车载监控在线完好率,应用4G/5G传输技术、满足车载视频存储时长和一键报警等功能。
优化国省干线公路巡查系统
建设基于5G、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集电子巡查、任务派单、事件办理、任务闭环、汇总考核等功能的国省干线公路巡查系统。
打造数字化出行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各类出行服务信息的融合应用,围绕出行链梳理打造“出行即服务”功能助手,根据出行需求灵活定制提供全程一体化信息服务,提升交通服务品质。
开展智慧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推动BIM、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高分遥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管理部门在运行监测、应急处置、综合执法、行政审批、信用监管、决策分析等方面的业务效能,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业务中的保障建设。今迈集团|
03远期展望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中远期规划方面,要继续加快城市交通新基建的推进,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重视交通安全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提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研究和推动徐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
到2030年,徐州市(含市辖区)道路交通安全达到全国先进城市交通安全当前水平。力争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及工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具有较强的监管能力和保障能力,全民具有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位于全国同类型的城市前列。
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提醒发展规划参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