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煤大省,地处“西煤东运”的咽喉要道,山西一度是全国公路超载最严重的省份。 货车超载,轻则路面损毁,重则桥梁垮塌,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最多一年造成近500人丧生。
过去,山西开展过多次治超行动,但由于技术等原因,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货车超限超载背后,是逐利冲动在作怪。人海战术,往往力有不逮。14年来,山西向科技借力,降低监管成本,提升治理效能。
2016年,国家实施治超新政后,明确由交警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超限检测站进行检测。但由于一些地方交警警力有限,无法驻站引导车辆,一度导致车辆闯卡、拒检现象频发。为此,山西率先在全国安装货车避检电子抓拍系统,用“电子警察”代替人工执法,超过99%的车辆能够自觉进站受检。
这个“电子警察”真有这么神奇?它是如何运作的呢?
拿今迈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来讲,当货运车辆经过非现场执法监测点时,路面的动态称重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车货总重量,再通过传感器感应记录车辆的轴数,通过比对相应车型的限值判断该车是否超限超载,同时上方的电子抓拍设备将对车辆车牌、车型进行识别,并同步抓拍和录像,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最后该系统会将检测信息传输至科技治超监测中心,监测中心通过处理分析为依法查处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精准打击”,大幅度地降低了公路治超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工作风险。
“高峰期时一天有两万辆货车,一秒钟就可以检测到车辆信息。”河南郑州某治超站的同志说。
“电子警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今迈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主要由动态称重子系统、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车辆外形轮廓测量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和信息显示子系统五部分组成。
1、动态称重子系统
动态称重子系统由控制器、称重传感器、感应辅助线圈等组成。控制器连接主线现场设备,完成数据处理,识别超限车辆并报警,将有关数据传输至中心管理平台。当检测完成后,将数据传送至现场控制主机,按照相关标准,对车辆进行超限超载判断。可应用在货运车流量大、货运超限率高和重点桥梁两端等路段。
2、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
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由摄像机、辅助照明设施等组成。车牌自动识别子系统能准确判别车型、识别车牌,识别率白天不小于98%,夜间不小于95%。通过硬件触发方式,自动抓拍货车全貌高清相片并将识别后的车牌号经违法线索采集平台采集处理后,导入非现场执法预警取证平台,作为非现场执法的依据。为保证夜间车型判别与车牌识别子系统的可靠工作,应设置辅助照明装置,照明强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3、车辆轮廓测量子系统
车辆轮廓测量子系统由扫描式激光传感器、中央数据采集控制器、无线发送模块等组成。
4、视频监控子系统
采用一种基于非现场执法系统的违法信息采集整合方法,在L型支架上方安装全景高清网络摄像机,一方面用于对超限货车的现场录像,并保存录像与超载数据存入数据库,作为现场违法凭证;另一方面,全景高清网络摄像机也起到对现场安装的各种设备及人为对设备的破坏行为的监控作用,实现实时全天候的监控并进行集中管理。
5、信息显示子系统
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能及时告知超限车辆其超限超载信息。它主要显示超限超载货车的车牌号、检测结果和逃逸黑名单,将超限检测的结果及时通过情报板告知行驶车辆。
货车一旦超载执法人员手机监测追踪
通过今迈综合治超监管平台客户端,执法人员的手机上还能够实时弹出超载超速货车的具体信息,包括具体位置,超载、超速率等。
今迈全面整合研发的“三位一体”的科技治超系统:路面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源头治超称重检测系统、综合治超监管平台系统,构筑起了系列“天眼”让超限超载车辆无处可逃。
这“三位一体”科技治超系统,从货物源头到数据统计分析,将对重要路口、路段、货运源头单位实施24小时有效全覆盖,精准打击超限超载行为。